宿州市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颜集中连片的从扶千亩大棚蔚为壮观,以村产业园为依托,振兴值食用菌、宿州市郑草莓等新型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楼村产业化农业发展业态铺展开来,变形焕发出乡村建设新面貌新气象。颜
产业园鸟瞰图 供图 灵璧县委宣传部
党建引领 村社合一迈开乡村振兴新步子
“在2013年以前,从扶郑楼村是振兴值人穷村也穷,村级集体经济少之又少。宿州市郑”渔沟镇郑楼村党总支书记张超说,楼村“那时候,变形我们村盐碱地占村可耕地面积40%左右,颜虽经过几次大的从扶改碱,庄稼收成还是振兴值很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最多时候有三分之一的人外出打工,耕地撂荒严重。”
为了扭转局面,郑楼村积极发挥村党支部这个“发动机”的作用,探索村社合一,产业带贫的发展新路子,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合作社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生产经营服务,合作社理事长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兼任合作社理事等职务,使脱贫攻坚的主动权制胜权牢牢掌握在村党组织手中。
郑楼村共吸纳5名青年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接收2名选调生、1名镇派村级后备干部在村任职,通过党建与产业的融合,引导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郑楼村很快就组建完成了精诚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利用上级扶贫资金,在村中建起了特色果蔬产业园,使村集体经济实现由单一化向综合性、多元化转变,几年间合作社蔬菜、瓜果产业加速崛起。
联结机制 强村带农富民共享新成果
“产业园种什么?怎么种植?效益如何?有没有销路?如何经营管理?……”面对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郑楼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邀请农业专家,根据县镇两级发展定位及本地居民的传统种植习惯,科学谋划,制定产业园发展规划,确立以大棚蔬菜、瓜果种植、苗种培育、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农业产业园区。
养殖大棚内景 供图 灵璧县委宣传部
为全面提高产业园区的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产业园统一由新成立的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采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设施、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培训指导、统一营销发展。2016年3月产业园全面投产运营,当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特别是2021年,省乡村振兴局驻村工作队争取资金新建28个现代化恒温蘑菇大棚,固定用工量约60人,每年为村民务工收入4万元左右,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0万元左右。
强农富农,增加农民收入是郑楼村发展产业的基本出发点,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返聘务工等形式,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工资+分红”三项收入,全面带动全村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仅羊肚菌一项产业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实现10人稳定就业,人均每月工资增加2000元左右,产业发展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文明乡风 内外兼修打造秀美宜居区
在产业园的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逐年增加,2021年村集体经济达80万元,基层服务就有了“底气”, 郑楼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先后投入近10万元用于维修郑楼小学,投入4万元安装光伏路灯,每年投入10多万元为村内60岁以上的老人购买“银龄安康”保险,为村内患有重大疾病户免费购买“皖惠保”商业保险,保障其基本生活,防范返贫致贫,同时全面实施全村的“三大革命”和村级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美丽新农村的面貌逐渐清晰。
郑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外景 供图 灵璧县委宣传部
郑楼村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深化改革,探索新型乡村的发展,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年的陈规陋习已经不见踪迹,文明和谐成为村里新风气。
下一步,郑楼村将继续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结合村里实际,因地制宜,继续深入推进特色种植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美丽新农村。(刘旭东)
葵乡大地不负农时,江门新会春耕农忙正当时_南方+_南方plus抢抓农时,不负春光。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江门新会各地的农民纷纷抢抓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大田翻耕、育好秧苗,一幅幅充满朝气的“春耕图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为进一步规范二手家用电器经营维修企业市场秩序、杜绝违规翻新二手家用电器的行为,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南苑分局按照二手家电专项整治工作要求部署,常态化巡查、执法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为贯彻《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建设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99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66项、修订33项。为落实《北京市以标准支撑设备 ...
“品味岭南书香,阅见文明之光”。8月19日,2024“南国书香节”广州白云站分会场展演暨第三季“书香广铁·我喜爱的好书”推介活动在广州白云站举行。“南国书香列车”在本次活动中正式揭牌启动。据了解,“南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随着盛夏来临,各类冰品、冷食等夏日甜品迎来销售旺季,绵白糖作为生产、制售甜品的主要原料需求量大增。日前,天津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接到举报反映有劣质绵白糖产品流入天津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黄柳波记者顾艳伟)7月16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区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专区共受理经营主体诉求9.34万件,共处置求助、投诉和举报类问题超2.9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