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记者10月7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北京截至目前,累计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信用提升行动中已累计对外公示经营主体信息1.34亿条,对外使得社会公众获取企业信息更加便利,公示社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经营
记者了解到,主体在信用提升行动中,信息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信用培育助力经营主体积累“信用财富”。亿条2023年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精准年报”,北京通过个体工商户年报改革,累计减少个体工商户数据填报96万条;北京市37万余户企业创新通过“多报合一”方式报送年报,对外减少填报数据超过220万条。公示截至目前,经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对外公示经营主体信息1.34亿条。主体开展验检测机构诚信守法倡议活动,信息号召全市813家取得市级CMA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自查,并签订《诚信守法承诺书》,自觉营造规范健康的检验检测市场秩序。出台《网络交易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合规指引(市场监管领域)》《北京市广告发布行为合规指引》《北京市金融投资理财类广告发布合规指引》《明星广告代言行为合规指引》《北京市互联网广告企业合规经营指引》,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将遵守信用监管法规政策、守信践诺履约、遵守国家廉政法规等内容纳入企业合规建设内容,引导经营主体“知信、重信、守信”。
通过“信用+”提升守信主体获得感。一是全面实施信用承诺为审批提速,截至目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事项已有13个主项、75个办理项实现告知承诺办理方式。二是通过“互联网+信用承诺+形式审查”模式,建立了以“信用承诺”为基础的登记注册服务体系。通过承诺制办理登记注册业务337万件,共有4.9万余户餐饮单位通过告知承诺制方式取得了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涉及19个检测项目/参数,全面促进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发展;实施建筑用钢筋、电线电缆、危险化学品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审批程序,并实现发证、注销事项的“跨省通办”。三是深挖信用数据效能,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2074万条,对北京市203万户企业分级分类,并将结果在市场监管部门以及全市各部门联合抽查中开展运用,对信用风险低的经营主体进一步减少抽查比例频次,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通过增信提效助力经营主体“轻装前行”。信用惩戒更审慎,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在年报公示、信用惩戒、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等环节,对信用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发布信用风险提示指导10.6万次;设置信用惩戒“缓冲期”,对18.1万户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实施公示信息抽查容错,已有693户次主体通过自我纠错避免了信用损失。信用修复更便利,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探索推进“在线申请+数据核查”修复方式,实现信用修复“网上办、零见面”,为2.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其中,通过线上途径为经营主体节约“跑腿”时间3100小时;与“信用中国(北京)”建立“多口受理、协同处理、一次办成”机制,实现了企业“一次申请,同步撤下”,通过数据共享互认,为10112家企业修复了行政处罚公示信息。
责任编辑:赵英男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今年以来,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在全市范围开展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10月25日,该局公布第一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3月4日,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向社会发布2021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四平市一洗浴中心预付卡限时消费被指不公平,在当地消协的协调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据吉林省消费者 ...
为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能力水平,壮大乡村振兴主力军。11月3-8日,由茂名市电白区农业农村局主办,广州市师贤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承办的茂名市电白区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 ...